
蔡云: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商业文化旅游地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
蔡云:共同开启房地产业发展的新时代
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们共同见证了中国房地产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非凡活力。随着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行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将面对创新与变革谋求不断发展之路。

杨勣:每日经济新闻副总经理、华南中心总经理
杨勣:开放心态,迎接挑战,推动创新和发展
化危为机,机会总是会留给直面危机和拥抱危机的人,相信通过这次论坛,大家都会在这两天的探讨和交流过程中,寻找到一些答案。

王冰凝:华夏时报副社长
王冰凝:进一步巩固并提升企业竞争力尤为重要
当下,企业加强市场统筹、提升运营质量,推动全产业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进一步巩固并提升企业竞争力尤为重要。

陈淮: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城乡建设经济系教授
陈淮:房地产面临什么样的新模式?
“房地产的新模式,应该是一种均衡发展的模式。”

唐翔:保利发展控股集团副总经理
保利发展:读懂三大转变,迈进行业品质时代
保利发展控股一直在思考如何应对行业周期和供求关系的新变化,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稳健走好每一步。

杨鸥:中海发展首席技术官、科技管理部总经理、领潮供应链公司董事长
杨鸥:数字化赋能提升中国房地产企业
“所有的行业现在都可以用智能化、AI再做一遍,最终的目的是建立新的商业模式。”

彭志坚:吉宝城市发展(中国)执行副总裁
彭志坚:寻找新力量 | 2024博鳌地产发展暨代建大会
往前看看市场的新力量,也能回头自省吾身,去挖掘和探索在我们自己的企业中有哪些可以成为新力量的元素。

黄凤彬:华发股份首席设计官
黄凤彬:华发科技+好房子产品体系技术标准
上一个时期的快周转,房子质量方面都有一些诟病,我们现在也下定决心在这方面进行梳理。为房地产的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下,提供珠海范本和华发模式。

夏亦丰:中银证券房地产行业首席分析师
夏亦丰:当前地产如何破局?
“我们现在很急迫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去化库存,这也是供需关系调整和均衡这件事情当中很重要的一点。”

蔡戈鸣:金地集团开发管理公司总经理
蔡戈鸣:金地管理的价值代建之道
代建单位服务于各类委托方的商业行为,有没有什么综合性的指标,可以用来检验代建单位的价值是否得到认可?

刘冰洋:旭辉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刘冰洋:旭辉建管代建能力建设和思考
代建作为地产的一个细分子行业,慢慢出现了一些与地产同频共振的情况,这也是正常的,整个地产的调整,包括承担的压力,可能也是行业逐渐成熟的表现。

杨明珠:融者共创建设管理集团执行总经理
杨明珠:做一成一,倾心服务
“我们的思路,一方面是标准服务,纯代建、代建代销、运营管理都做。另一方面,围绕我们的优势,未来希望在资本代建、特色文旅产业和综合咨询这几个端口发力,包括一些未来资产盘活的业务。”

黄立平:中电光谷联合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
黄立平:产业园区方法论创新
“我们现在到了需要理论创新的时期,如果没有系统的理论创新,的确这个行业是走不远的。如果现在没有基础研究,这个行业也是走不稳的。”

邓懿君:高力国际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邓懿君:中国企业出海再洞察
“在现在这个阶段,大家会更关注出海,因为更多身边的品牌、身边的产品,甚至我们自己看到这些机会跟机遇了。”

葛培健:金地威新产业研究院院长
葛培健:产业园区进入存量时代的致胜之道
战略引领,逆市而上,运营为王。

冯海虹:宝湾物流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
冯海虹:存量时代的物流地产一应对挑战与把握机遇
今天的物流地产一定会回归到产业本质,要通过长周期运营去赚钱。虽然很难,但是这个道路一定是大家需要去坚定的走下去。

刘爱明:中城新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爱明:产业地产更需要代建服务
“希望产业现在可以认真学习、抱团取暖,怎么一块把行业做得更扎实一点。”

罗锋:招商蛇口产业研究院院长
罗锋:新质生产力与现代产业园区创新发展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大背景下,产业园区该何去何从?就是产业园区为什么要高质量发展?

黎振伟:世联行首席技术官
黎振伟:物业升难
物业的价值不是购买的价值,而是从使用开始物业管理创造价值。

莫凡:万物梁行董事长
莫凡:空间服务,价值重塑
服务商需要从城市规划管理角度出发,全面考虑各业态间的联动;从使用者及业主端使用需求,协助优化各项物业管理规划;从经营管理者角度,提供规划建议,降低后期运营成本,提高使用寿命。

谭志平:雅生活集团总裁助理兼品质管理中心总经理
谭志平:寻找物企的新引擎
以“质”促新,向“新”前行,探讨新质服务力,如何成为物企价值增长的新引擎。

袁鸿凯:金茂物业服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
袁鸿凯:物企致胜的三大法宝
所谓的致胜三大法宝,也是在各种各样踩过坑,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之后总结出来的。

于海华:彩生活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于海华:新质生产力下的社区服务
我们要健康的活下去,同时追求高质量的发展。

李长江:碧桂园服务控股有限公司高级顾问,原执行董事、总裁
李长江:因变而变,构建新体系
“物业同仁,行业协会、物业企业要非常清楚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依然是过去,一切跟过去没有区别,涛声依旧,而不是说一切又回到从前。”

邵宇: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
邵宇:繁花第三季与金融新篇章
“我们要做的是预判未来,这里面隐含着我们的经济和金融发展主要的变量,要搞明白未来要怎么样演进。”

葛潇白:瑞银香港投资银行部地产团队执行董事
葛潇白:险资不动产投资趋势
寻找险资的路上道阻且长,但是未来可期。

李闻涛:香港交易所环球上市服务部副总裁
李闻涛: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与离岸REIT发展
“我们作为一个市场的搭建者,或者也可以叫做一个市场的基建,在过去几年我们也是不断地复盘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汪毅:长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华能集团软科学评审专家
汪毅:新国九条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国九条是比较正确的,也是可控的规则和制度。希望在A股相关的投资人,或者在全球投资的投资人可以去关注国九条实际落地的情况。

冯睿:招商伊敦副总经理
冯睿:资管时代住房租赁发展新机
随着政策出台,陆续就会有非常多的市场化长租公寓,而不仅是保租房在价格以及租赁对象受限的项目,也可以装入公募REITs,这将大大拓宽整个行业资本流动的可能性。

霍炳辉:金地商置财务管理中心总经理兼金地草莓社区总经理
霍炳辉:轻重井举,资管破局
在资管这个航道里面,金地草莓社区在投融建管退这5个方面都能贡献非常大的价值。

李伯乔:华润有巢战略管理部负责人
李伯乔:原始权益人角度对REITS 历程、意义和展望
公募reits实现存量资产的盘活,带动新增投资,可以引导行业转型发展。

陈晓欧:F.O.G.富尚资产集团董事长、香港越秀REITs独立董事
陈晓欧:恒心谋远-REITs生态的恒与远
现在CMBS、类REITs和公募REITs已经实现,但Pre-REITs、私募REITs和Post-REITs,这些关键环节还处于萌芽状态,所以这个市场是大有可为的。

吴卓殷: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高级经济学家
吴卓殷:REITs如何引导资本缓解当下经济难题
无论是房地产还是非房地产,中国的金融市场需要更多的产品,让家庭可以有更多比较稳定或者另类的收入来源,这当然也跟我们今天要谈的REITs有比较强的关系。

蔡云: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商业文化旅游地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
蔡云:商业地产调整中前行
激发服务消费内在动能,促进商业地产创新发展。

田维龙:大悦城控股商业管理中心总经理
田维龙:大悦城的IP营销竞争力建构
大悦城会一如既往坚持和传承品牌文化价值理念,继续为年轻人提供潮流的生活场景,使年轻人消费客群在大悦城购物中心场景内买单,同时最终做到为情绪价值复购。

胡懋:IWG集团中国区总裁
胡懋:业主如何拥抱企业办公新趋势?
把握把握住灵活办公所带来的新机遇,提升写字楼资产回报率。

江沁园:阳光海天停车产业集团总裁
江沁园:全球停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我们的停车场,以封闭车场作为案例,实现了全场景。

闵杰:木棉中国创始人、董事长
闵杰:木棉的一篇商办作文
“结硬寨,打呆账,深挖客户,广激量,先保证不输,在不确定性找到确定性。”

郭杰群:麻省理工学院Global SCALE Network中国中心主任
郭杰群:海外REIT发展的启示及我国REIT之前景
“提升自身运营管理能力是我们实施REIT的根本要求,如果我们没有办法能够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只是想借助REIT来改变我们当前的现金流,我们的REIT不可能有一个春天。”

谢洪毅:首创城发集团副总经理、首创钜大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
谢洪毅:奥莱入华新十年 成消费REITs市场新选择
“REITs不是融资的手段,也不是资产处置的手段,而是从资本+运营综合的商业模式最后闭环的关键所在。把公募REITs视为盘活存量,打通通道,同时保持轻资产的管理能力。”

李耀光:中金基金副总经理、董事总经理
李耀光:消费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时代机遇
公募REITs可以有效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引导社会资金更好地参与优质基础设施与不动产投资,作为普惠金融产品服务民生,同时将金融行业的‘功能性’放在首位,促进消费,助力国家重要战略行业发展,更好地服务经济高质量转型。

赵阳:国泰君安投行REITs业务部执行董事
赵阳:重塑信心,C-REITs从试点步入常态化
有了REITs不管是政府监管机构也好,投资人也好,还是做经营的企业也好,大家都慢慢的能够看到资产经营的价值,并且认可。

郭鑫:中海企业集团康养公司总经理
郭鑫:中海康养探路银发经济实践和思考
“养老是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结合,在中国看养老问题一定要两者结合起来看,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不能分开,要以养老事业的思维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陈育骏:复星康养集团总裁、复地产业发展集团总裁助理
陈育骏:布局新发展 捕捉新机遇
“大胆地从房地产转型成产地房,把硬件、服务、科创、人才和生态与新质生产力结合起来,去重增轻,聚焦大健康、大文旅两大赛道,加强纵向产品服务的研发以及横向商业合作模式的构建。”

庞颖:联投置业副总经理、悠乐商业执行董事
庞颖:“地产+康养”转型思路分享
聚焦城市功能升级,发挥国企平台的作用或者优势,主动拥抱转型。

章隆:海南雅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营销负责人
章隆:极致的单盘主义,清水湾心海2周年经验分享
何为单盘主义?第一是做好产品,把活干细、出精品。行业下行不可避免,路虽远、行则将至;事不易,做则将成。

田海成:阿那亚首席品牌官、著名文旅策划人
田海成:阿那亚,如何穿越周期
一个文旅项目所输出的不仅仅是居住产品,还有那个情感产品和精神产品,而精神产品是永恒的。
8月13日 周二
全天
大会报到
14:00-18:00
博鳌五十人会 • 夜宴
19:00-23:00
开幕晚宴
全天
博鳌直播间
8月14日 周三
07:00-08:30
博鳌经济学家早餐会
09:00-12:30
博鳌房地产论坛全体大会
观点指数 • 2024 中国房地产全产业链发展
白皮书 权威发布
12:30-13:50
VIP 午宴/招待午宴
14:00-18:00
博鳌地产发展暨代建大会
博鳌产业科技大会
博鳌物业大会
19:00-21:00
影响力指数 • 2024 博鳌风尚盛典暨招待晚宴
全天
博鳌直播间
8月15日 周四
05:40-07:35
博鳌晨跑
09:00-12:00
博鳌资本大会
博鳌商业大会
12:00-13:30
招待午宴
14:00-17:00
博鳌康养文旅大会
19:00-21:00
博鳌之夜 • 闭幕晚宴
暨清水湾 • 心海音乐酒会
全天
博鳌直播间
8月16日 周五
06:00-14:00
论坛送机

隆重发布2024中国房地产全产业链发展白皮书
《观点指数 • 中国房地产全产业链发展白皮书》暨《影响力指数 • 博鳌风尚表现报告》是对全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所做的整体性研究,包括:房地产开发、土地、城市更新、代建、产业及产业园区、物流及物流园区、商业地产及商业零售(含新能源)、资本与金融、物业服务、住房租赁、办公方式、康养、文旅、数字科技等行业,并于每年度的博鳌开幕大会上专业发布。
观点指数研究院在长期跟踪企业动态、市场发展、行业经济的基础上,采用企业访谈、数据收集的手法,结合专业的数据分析和深度的研究,全方位多维度地剖析当前全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现状,并且对标杆企业项目、产品模式进行综合探析,与各方企业同心共谋,携手成长。
2024中国房地产全产业链发展白皮书点击下载报告

一个影响力巨大的企业,往往能够影响行业未来的发展走向。影响力指数,作为观点指数三大指数系列研究之一,旨在研究标杆们给商业财经行业全链条带来的影响与变化。
从企业影响力、行业影响力到社会影响力,观点指数研究院结合企业运营、模式、品牌、管理、创新、资本等多种因素综合研究,盘点对各业态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以及未来将产生巨大影响的企业、团体、品牌和项目,组成反映各业态年度发展变化及水平的影响力指数,共同构建出专业、客观的“影响力指数系列”研究成果,同时举办博鳌风尚盛典,为过去一年极具影响力的企业、项目及人物进行授牌,与同业者们一起见证行业发展、树立企业力量。

博鳌特写 | 博鳌五十人会:闭门夜话 历史的大周期
利空尽出,积极的信号也已出现,身处周期的人们仍在等待拐点。

博鳌特写 | 经济学家早餐会再议新型城镇化
在座的嘉宾共同见证了中国城镇化的“上半场”,如今则对城镇化“下半场”充满期待。
博鳌精彩片段
博鳌直播间

观点对话吴卓殷:怎样看待目前的内房市场?

观点对话吴卓殷:国内哪些行业,哪些方面需要怎样的积极政策?

观点对话吴卓殷:今年国内公募REITs市场发展表现如何?

观点对话刘冰洋:旭辉的外部合伙人发展计划

观点对话刘冰洋:更多参赛者对代建行业发展更有利

观点对话汪毅:升级后的“国九条”——供给篇

观点对话汪毅:升级后的“国九条”——需求篇

观点对话汪毅:美联储降息的影响

观点对话邵宇:不会按欧美方式发展低空经济

观点对话陈晓欧:中国公募REITs面临扩募的压力

观点对话伍延照:处于行业上游的房地产进入出清阶段,对慕思股份造成了什么影响?

观点对话夏亦丰:国内外租售比不宜静态对比

观点对话陈育骏:复星康养的金刚钻

观点对话胡懋:IWG产业矩阵 只占1%的Signature如何甄选

观点对话谢洪毅:奥莱还能投哪些城市?

观点对话谢洪毅:华夏首创奥莱REIT入市——谈商业模式闭环

观点对话谢洪毅:大品牌小价格 关于奥莱发展他这样看

陈晓欧:公募REITs空间有多大?

江沁园:停车资产管理与AI数据化运营

韦谊成:大类资产配置理念的转变



突围大变局
2022创造未来 寻求破解之道
2021理性与稳健 房地产的改变
2020地产远见:重启的世界
2019平衡与重构 地产的多维世界
2018地产归途 时间与未来
2017跨越与去地产化浪潮
2016改变的力量
2015转变时期的中国房地产
2014下行通道中的房地产
2013改革时代的地产新力量
2012平衡与发展 可持续的中国房地产
2011下一个十年 改变中的房地产
2010新政下的中国房地产
2009复苏与改变中的房地产未来
2008改革三十年 大变局下中国房地产新契机
2007寻找中国房地产共同的未来
2006转型年代的中国房地产
2005变革中的中国房地产
2004宏观调控下的中国房地产
2003金融紧缩下的中国房地产
2002新地产、新资本、新财富
2001反思中国房地产的兴衰成败,启迪地产新思维
主办机构:
联合主办:

研究与报告:
支持单位:

论坛指定用茶:
承办机构:觀點網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观点信息资讯服务有限公司
官方网站:
特约财经支持媒体:财经网 战略合作网络媒体:三六五网
财经战略新媒体:中新经纬 门户战略合作伙伴:新浪财经
支持媒体:新华社 中新社 澎湃新闻 彭博社 和讯网 广州日报 南方都市报 羊城晚报 信息时报 新快报 海南日报 三亚日报 每经网 华夏时报网 观察者网 红网 蓝鲸财经 凤凰周刊 界面新闻 证券之星 华尔街见闻 住在杭州网 南海网 楚天交通广播 丁建刚房产 光华楼评 主编笔记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楼市前沿》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直通自贸港》 云南电视台 中国房评报道 楼市花儿街 文旅产业网
论坛组委会联系方式
地址:香港湾仔菲林明道8号大同大厦15楼1505室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69号东山广场709-715室
电话:020-22375222
E-mail:boao@guandian.com.cn
官方微信:观点 (guandianweixin) 观点指数(Guandian_cn)
观点会(guandian_club) 商业客(GD_fashioner)
物聊社(GD_Propertytalk) 产城园区评论(GD_Industry)
官方微博:@博鳌房地产论坛 @观点新媒体
官方网址:www.guandian.cn(hk)
